台北松山|目隅(已歇業)-韓系風格麵食店,米苔目取代傳統麵條,每口都是清爽滋味

過去我們吃麵食可能是講求便利或取代米食,在目隅,吃一份麵食可以放慢腳步慢慢品嚐,在食材選料中也與傳統麵店不太相同,在這可以吃到日式醬油、味增豆乳、黑芝麻堅果入麵,每種麵食都是種新鮮體驗。不僅麵食新體驗,在空間設計添入北歐家具以及簡約設計,會讓人想特地前往的麵食店,我想就是他了。
過去我們吃麵食可能是講求便利或取代米食,在目隅,吃一份麵食可以放慢腳步慢慢品嚐,在食材選料中也與傳統麵店不太相同,在這可以吃到日式醬油、味增豆乳、黑芝麻堅果入麵,每種麵食都是種新鮮體驗。不僅麵食新體驗,在空間設計添入北歐家具以及簡約設計,會讓人想特地前往的麵食店,我想就是他了。
許久沒有旅行的我,對於這次的旅行特別興奮,在中午時分來到崎頂車站與崎頂子母隧道,正好能串連一條鐵道旅行路線。崎頂車站漆上水藍色的候車亭與長階梯,這裡也是靠近崎頂海水浴場最近的車站;往上走遂會走到以紅磚與水泥磚砌成的隧道,踏上綠色隧道的那當下,光影照射在我身上,一瞬間也被療癒了。
做為女生最開心的事情或許是我們擁有一個甜食胃,當吃到美味甜點時,充滿幸福感的臉龐是騙不了人的。Cher Mouton 姆桐花蛋糕從打開禮盒的瞬間便是一場甜點約會的起點,達克瓦茲、蘭姆葡萄夾心餅、金鑽鳳梨夾心餅、瑪德蓮,都是西式甜點的經典,然而再配一壺茶或手沖咖啡,正好譜了首美好的午茶組曲。
吃冰對於台灣人來說是大事件,在台灣這座島嶼上有著數不完的冰店,義式、美式、日式、台式冰品比比皆是,新開幕的秋嗨嗨冰店,用台灣水果與日式刨冰作法結合,讓日式刨冰有了更不同的展現方式,主理人與我說未來口味會更加多元豐富,甚至冬日時也會推出甜湯品項,不僅夏日要在這 Chill 冬日也要秋一下的吧!
一次機會裡看到 Prozess Flower 普羅賽斯花藝咖啡廳,當時還以為自己看錯,這裏不是韓國而是台東,當時興奮地把他存下來,趁著去年底有些時間,安排一場小旅行,還記得自己當天還沒把椅子坐熱就又站起來繼續拍照了(笑),若要說這裡是濟州島咖啡館,似乎不為過。
可能在前兩個月的防疫生活,讓我現在越來越發現能花好些時間待在咖啡廳裡是多幸福的事。擁有許多豐富咖啡甜點與鹹食的雁行咖啡,在最近推出新菜單!趁著更新之際到訪許久不見的屏東。重新裝潢後的他在空間氛圍的營造又或是人與人的對話中都能感受到「溫暖」,坐在雁行裡,喝著虹吸咖啡吃著一份烘蛋、磚餅又或是甜點,那肯定是最放鬆的午後時刻了。
仔細想想在高雄的連鎖咖啡館品牌我都去過一輪了,而咖啡覺醒大概是我最常走進的咖啡館之一,在咖啡廳百家爭鳴的美術館地段,咖啡覺醒也來進駐了,這次以白金色與植栽風格作為主要設計理念,如同走進咖啡廳裡的美術館,坐在窗邊觀賞外頭花園的綠地,也頓時被療癒。
如果問我是不是「咖啡上癮者」我會說是!但自己逐漸著迷的不是咖啡,而是咖啡店的故事。多數人對於燃木咖啡的介紹或許是松屋式、金澤式沖煮法,而我則想說他是一間必須留時間給他、好好感受氛圍的咖啡店,或許是在與主理人談天的過程當中,讓我感受到就算沒有華麗的裝潢也能吸引人的地方,如同生活,簡約乾淨舒適是最好的方式。
現…
在台灣,咖啡與茶似乎是我們日常少不了的必備飲品,我曾覺得走進咖啡廳喝茶是件微妙的事,直到認識階夏咖啡,我才發現其實咖啡與茶他們都有共通之處,甚至他們有機會搭在一起!由兩位年輕男子創業,將傳承五年的家族事業「詠春堂」與自己喜愛的咖啡結合,讓咖啡廳不再只是咖啡廳,而是文化碰撞的所在。
曾想過將吃的甜點轉換成飲品嗎?又或是調酒轉換成手搖飲嗎?格雷先生都實現了這些可能性,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杯蘋果派,彷彿自己吃了塊蘋果似的,那樣香甜不已。不僅如此,在我眼裡的他將創意飲品帶入日常,即便有了多數品牌的奶蓋,但利用奶蓋做出不同調性的飲品,是他們最大的亮點呀!
海苔飯捲真的是我無法捨棄的韓式小吃之一,他也是不敢吃辣的朋友想嘗試韓式料理的首選,飯捲男子雖然是小攤車,但新開幕不久就獲得大大的人氣,在飯捲裡包裹酥脆炸雞又或是燻腸,都好爽快!飯捲男子的口味很適合高雄的氣候,吃起來毫不膩口且意猶未盡。
中山路可以說是高雄的主要道路之一,附近的餐廳數量也不少,我似乎從來都沒好好認真觀賞中山路的人車來往,坐在趕鴨子上桌的二樓座席區,專心地吃著鴨肉飯偶爾分心看看窗外的景色,才發現高雄真的好美,即便我一直都這樣認為著。這裡是一間鹽水鴨專賣店,卻不同以往我們對於小吃店的印象,在充滿木質空間的餐館吃一碗鴨肉飯吧!